智能问答
政策解读
土地出让金与出让地价的区别(上)
2004-09-09 09:59 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

吴家龙

      编者按:随着土地市场的不断发展与规范,人们对于土地使用权价款尤为关心。土地使用权价款,有的称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简称土地出让金);有的称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简称出让地价)。土地出让金是小于、等于还是大于出让地价?人们在认识上存在分歧。
      下文阐述了土地出让金与出让地价之间的区别,以利于房地产开发投资决策和规范土地市场。
      土地出让金,它的内涵是指国家作为土地所有者将其一定年限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给受让人,并向受让人收取的土地使用权价格。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七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
      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国发[2001]15号)第二项中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国有土地收益的征收和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减免和挤占土地出让金、租金等土地收益。对于低价出让、租赁土地,随意减免地价,挤占挪用土地收益,造成国有土地资产流失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财政部《关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管理的暂行办法》([1992]财综字第 172号)文件第三条第一款规定:土地出让金,是指各级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将土地使用权出让给土地使用者,按规定向受让人收取的土地出让的全部价款(指土地出让的交易总额)。国土资源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 2002年 5月 9日国土资源部第 11号令)指出:确定招标拍卖和挂牌的起叫价、起始价、底价,……应当实行集体决策。
      土地价格,它的内涵是指在正常市场条件下一定年期的土地使用权未来纯收益的价值总和,其权利特征是出让土地使用权。这说明我们通常讲的土地价格,一般是指出让土地使用权价格,即出让地价。而划拨土地使用权价格、承租土地使用权价格是其特殊形式;租赁权价格、地役权价格则是其派生形式。在实际操作中,出让地价往往以宗地出让的评估价格为依据,以此来确定出让协议价、起叫价、起始价和底价。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文所指的出让地价包括熟地地价和生地地价。熟地地价,是指完成了土地开发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具备建设条件的正常市场条件下一定年期的土地使用权价格。其中土地开发程度一般指“几通一平”(如通路、通电、通讯、通上水、通下水、通气、通暖等)。生地地价,是指已完成土地使用批准手续而未进行或部分进行宗地内外“几通一平”的正常市场条件下一定年期的土地使用权价格。因此,不论是熟地还是生地出让,其价格都可称为净地地价或总地价。以招拍挂方式出让时,应当分清楚评估的是熟地地价还是生地地价,两种价格之间是有差别的。
      从以上土地出让金和出让地价的内涵可以得知,两者均属价格范畴,都应统称土地使用权价格。只是在不同的土地权利流转,不同的政府行业政策,不同的土地利用状况下,土地价格的称谓有所不同,有时称土地出让金,有时称出让地价。
      土地出让金是政府要收取的土地收益(地租),即土地所有者出让土地使用权的交易价款。土地出让金有时带有政策因素,它可称出让地价,又可称纯土地出让金或净土地出让金,即部分出让地价。而出让地价,它既可以是土地所有者出让土地使用权的交易价款,又可以是出让土地权利人转让土地使用权的交易价款。出让地价是地租的资本化。它不受政策因素的影响,也不受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着物拆迁安置补偿成本的影响。所以,在土地一级市场中,土地出让金既有政策价又有市场价;在土地二、三级市场中,出让地价是完全的市场价。
      当政府首次出让或改变用途后重新出让土地使用权时,一次性向受让人收取的价款往往称土地出让金。当土地使用者取得出让土地权利后转让、出租、抵押或作为自身的无形资产时,则称为出让地价。

 

相关附件:

 打印   下载   关闭 
政府网站标识码:4201000005鄂ICP备20003120号-1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267号
武汉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主管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管理与维护
地    址:武汉市江岸区三阳路13号
信访电话:027-82700225
咨询电话:027-65770883
党风廉政(违规吃喝专项整治、工程建设和房地产领域专项整治、“四风”问题及作风建设)
举报电话:027-82700197
耕地保护专项监督 027-82700471